汤玫英,教授,文传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教师,本学期所授课程为2024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必修课《现代汉语II》。
授课内容:现代汉语第五章 语法 第六节 单句
主要任务:学生通过现代汉语单句的学习,在了解概念的基础上,明确句型有主谓句、非主谓句,并掌握几种特殊的句式,具备分析主要句式的能力,提高语言运用能力,感悟现代汉语的语言之美。
一、结合实例,化抽象为具体
现代汉语的内容比较抽象,汤玫英老师在讲解时列举大量生活中常见又典型的句子,引入网络热梗、新闻标题作为教学素材,如分析“家人们,谁懂啊!”“科技赋能乡村振兴”等句子的语法结构,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,激发学生分析日常语言的兴趣。运用句子成分分析图(如框式图、树形图)拆解句子结构,将抽象语法具象化。例如,通过分析“在温暖的阳光下,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着彩色的蝴蝶”,直观展示状语、主语、谓语、定语的层次关系,帮助学生理解语序逻辑,使抽象理论变得易于接受。
汤老师的课堂
二、对比辨析,加深知识理解
现代汉语单句的类型比较多,一旦用错,会影响表达的准确性。汤老师注意将易混淆的句型放在一起进行对比,设置易混句式对比环节,如“把”字句与“被”字句、连谓句与兼语句,通过典型例句对比(如“他把书放在桌上” 和 “书被他放在桌上”;“他上楼叫人”和“他叫人上楼”),引导学生归纳句式转换规则和语义差异,避免语法误用。通过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例句对比,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“把”字句与“被”字句、连谓句与兼语句的区别,从而加深对不同类型句子特点的理解。
三、设计互动,激发探究兴趣
单句划分比较枯燥,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。汤老师精心设计课堂互动。比如,设计“句子接龙+语法纠错”游戏,学生依次接句,并由其他同学指出语法错误或成分缺失,如“我喜欢阅读→阅读让我增长知识→知识在书本中等待被发现”,在趣味互动中巩固语法知识。互动环节活跃了课堂气氛,调动了学习积极性,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。
学生们在讨论
四、深化应用,提升语言能力
汤老师注意通过深化实践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。布置“病句诊所”任务,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病句(如广告语、社交媒体文案),运用所学知识诊断并修改;开展“扩句缩句挑战”,通过句子的扩展与精简,训练对句子核心成分和附加成分的把控能力。还结合分析经典文本中的特殊句式,如鲁迅《秋夜》中“在我的后园,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,一株是枣树,还有一株也是枣树”的重复句式,探讨语法结构对情感表达的作用,拓宽学生对语法功能的认知维度。这样就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,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,也为将来考研、考公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五、利用慕课,搞好预习巩固
单句部分的内容多,难度高,仅凭课堂上的时间不易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。汤老师充分利用自己在中国大学慕课网主讲的“现代汉语”慕课(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),课前布置学生观看这次课的视频,结合教材搞好预习,经过课堂讲授,课后学生还可以通过观看相关视频,巩固所学知识。
总之,汤老师本次课贯彻OBE教学理念,以学生为本,学生积极参与,课堂气氛围活跃,教学内容丰富,讲解深入浅出,通过精心设计的多种举措,将复杂的语法知识讲得通俗易懂,充满趣味,展示了厚重的教学风格和出色的教学能力。汤老师既教书又育人,立德树人,深受学生爱戴,被亲切地称为“汤妈妈”,上学期所教的三个教学班都把她评为“我最喜爱的老师”。相信在汤老师的教育下,学生们将在这门课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、练出更强的能力。
(文图/谷陈梦)